第三百五十一章 治国之策(3 / 4)

唐朝小闲人 南希北庆 4865 字 2020-07-09

我倒想请问一下韩御史,究竟两市有何问题所在?”

韩艺笑道“我前面已经说了,安于现状,不思进取。”

“愿闻其详。”

说到做买卖,韩艺那是相当能忽悠的,口若悬河的说道“两市是朝廷规定唯一可以做买卖的地方,除此之外,再无市集,故此两市才会显得非常繁荣,但也因此让人失去了进取之心,两市的繁荣,只是虚有其表罢了。如果没有强大匈奴,汉武帝还能否打造出一支强大的王者之师,致使漠北无王庭吗?要是当初没有颉利那么强大的对手,我大唐军队现在还能无敌于天下吗?我看也未必,如果失去了竞争,那么就会失去了前进的动力,两市现在缺的就是竞争。一旦有了竞争,才会取得进步。

你看我们说了这么多,都只是一味的在弹劾我擅开市集,却从未有人思考过,为何两市会因为北巷的出现,而导致人流减损过半?而且对方还只是一个小小的商人,朝廷难道不应该为此感到羞愧吗?这是一个大国该有的气度和胸襟吗?太宗圣上能将魏公视作一面镜子,这是何等的胸怀,为何两市不能将北巷也视作一面镜子,看看自己有那些不足的地方。”

韩瑗突然站出来道“两市虽属朝廷,但是朝廷很少介入两市的买卖,若是因此将过失归咎在户部头上,这未免有失公正。”

韩艺笑道“话可不能这么说,统帅也没有介入士兵的日常训练,打仗的又是士兵,凭的也就是日常的训练杀敌,为何仗打输了,又要怪统帅?哦,现在倒是可以这么说了,不是我军无能,只怪敌军太强,可惜各位不能一句话,就让敌军飞灰湮灭,也就能欺负一下自己的百姓。”

“你!”

韩瑗被韩艺驳的满脸通红。

李治见也差不多了,朗声道“韩艺在北巷开市集,虽有违朝廷法度,但是鉴于平康里的特殊性,若将此定罪,也有失公允。另外,韩艺说得非常对,两市因缺乏竞争,以至于停滞不前,而且,长安人口近来年增加不少,两市恐怕已经容不下这么多百姓,为求两市能够更好的发展,朕今日在此,特许韩艺在北巷开市集,但是,仅限于平康里,倘若出得平康里,朕必将严惩不贷。”

那些还准备上前找韩艺理论的大臣,见皇帝铁了心站在韩艺这边,倒也不敢冒头了。

别看李治处处警告韩艺,但其实都是在偏袒韩艺,不管韩艺说了再大逆不道的话,他都没有去动怒,这么明显的偏袒,蠢子都看得出来啊!

“皇上圣明。”

韩艺立刻高呼道。心中暗爽,平康里?呵呵,那就是说,我还是可以扩展的,真是太感谢了,这样一来,他就可以名正言顺去收地了。

李治瞧了韩艺一眼,沉声道“韩艺,朕再跟你说一遍,这朝堂议事,非街边吵骂,这里站着的可都是我大唐功勋,你今后若再如今日一般,胡说八道,不懂尊卑,到时可就别朕不讲情面了。”

韩艺躬身道“微臣知罪。”

说着他又向褚遂良、高履行等人一一道歉,“右仆射,高尚书,韩侍郎,戴侍郎,方才下官言语冲撞了各位,还请各位念在韩艺年幼,莫要跟韩艺一般计较,韩艺跟各位赔礼道歉了。”

这小子还真是够机灵的。李治又看这褚遂良他们。

这风头都让你们给占了,岂是一句道歉能够弥补的。褚遂良自然不屑于接受这一份毫无诚意的道歉。

高履行见褚遂良不吭声,皇帝又在那里看着,心想,此事因我户部而起,自然得由我户部出面。呵呵道“韩御史年纪轻轻,竟有这番本事,真是青出于蓝胜于蓝啊。”说着他又想李治行礼道“陛下,两市之变故,臣责无旁贷,还请陛下治臣之罪。”

李治忙道“高爱卿何出此言,你身为户部尚书,掌管的是天下钱粮,岂能照顾的面面俱到,况且两市之事,亦非你之过,究其根本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