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三百四十四章 封建王朝百官的思想(2 / 2)

话,但还是对李起不服,于是许多人将目光看向了那当朝首辅马士英,希望他可以以首辅之尊站出来反驳李起。

有那不懂的人便想问了,这些当官的怎么就这么极力反对李起的主张呢?

难道他们真的是担心李起的主张会断了弘光朝廷的赋税来源吗?

当然不是,他们哪里有这么高尚,如果他们真的一心只想为朝廷谋福利,那大明王朝又如何会走到今天这般地步。

说来说去,无非是李起触动了他们自己的利益罢了。

要知道这些文武大臣,他们还有另一个身份,那就是大地主,大商人,亦或是这一阶级的喉舌,利益早已经是你中有我,我中有你。

他们担心李起的主张一旦实施,那么最后必将遍及国。

老百姓不用交税,自然是会万分拥护朝廷,这样一来,朝廷的统治将会更加稳固,这是显而易见的道理。

但是还有一个显而易见的道理,就是这老百姓的税收占了弘光朝廷的绝大部分,

这部分税收一旦免了,以后朝廷没钱了,又该向哪里开源收税呢?

这个答案也是显而易见,因为除了老百姓这些苦哈哈之外,那就只剩下大地主大商人了。

这些人有钱,太有钱了,而且他们在崇祯一朝几乎也没承担什么税收的责任,

所以若是到时候朝廷要开源,这些人便有了足够要他们交税的理由,试问这时候他们如何躲得过?

他们躲不过,那就是这些文武百官躲不过!

到时候朝廷向这些人征收赋税,那和在这些文武大臣身上割肉是一样的。

明白了这里面的道道,这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文武百官会对李起这样利国利民的主张,表示极力的反对了。

毕竟他们也不是傻子,自然也是猜的到李起既然能够提出这样的主张,

等到朝廷没有赋税来源的时候,一定会有另一个方法来解燃眉之急,这个方法就是在他们身上割肉。

这时候,那如老僧入定一般的马士英,那感知的能力非常的超强,没有言语的提醒,他便已经可以感知整个朝堂的氛围,

悄然间,他便是睁开了眼睛,看了一眼李起,又看了一眼目光期盼而又热切的文武百官,最后站出来对弘光皇帝说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