0224、筹拍电影三天真够?(1 / 5)

接下来的直播中,很多观众目睹林轩制作着一件一件诡异的,不知道用途的道具。

这些道具每一件看起来都很奇怪。

而过程中,其他视角的工作也在有条不紊的进行。

抽空休息手指的时候,林轩看了一眼弹幕。

现在抖音随便一刷,全是冰桶挑战。

传播的太快了,你敢信我都接到挑战了!

不说了, 先去拍个挑战视频,然后再来看直播。

林轩笑了起来。

这种营销模式在地星有一个专门的称呼,叫做病d式营销。

只不过冰桶挑战是一个有正面意义的营销。

见林轩看弹幕,网友就开始各种提问了:

这到底是在准备拍摄一部什么样的电影?

这部电影会有巨星参加吗?

话说冰桶挑战说是为了渐冻症患者,具体是怎么操作的啊?

林轩对这个问题是有话说的:“在地星版本的冰桶挑战中,规则是这样的。”

“接受挑战的人,每个人要对三个人发起挑战。”

“如果接受挑战,就要拍冰桶视频。”

“如果不接受挑战,就要捐五美刀给渐冻症基金会。”

这种行为说起来有一点逼捐的意味。

不过因为五美刀也不多, 所以互联网上没人把这个当一回事儿。

不过它还有更深层的意味。

那就是有钱的捧个钱场没钱的捧个人场。

这么说起来,感觉也还不错,没什么毛病。

不过事实上,它可能是反向得到。

准确的说冰桶挑战的意义是:爱表现的捧个人场,不愿意展现自己的捧个钱场。

这和米国的文化有关。

米国就是喜欢张杨,公众人物特别是如此。

所以,绝大多数公众人物会选择接受挑战,并且广受粉丝关注。

这样一来,冰桶挑战就会引发最大规模的关注度。

而与此同时,普通人中,很多人是不愿意拍视频在网上露面的,这部分人就要捐钱。

规则就是如此。

当然,也有部分人不会理会规则,既不挑战,也不捐钱。

这个活动几乎完美的把米国人的群体性性格特点展现的淋漓尽致。

不过这个挑战现在由龙国人林轩提起, 所以规则变了。

林轩笑着:“我承诺我那个视频有多少点赞, 我就捐多少钱。”

这句话说起来,貌似是比米国人更爱表现了。

似乎比米国人还张扬。

其实恰恰相反。

这体现了龙国人的精神特质,团体性。

团结就是力量。

众人拾柴火焰高。

需要无数人去点赞,点赞越多,捐款越多。

林轩很郑重:“因为挑战始终会传播到普通人中,而普通人如果视频暴火,可能没办法拿出那么多钱捐助。”

“所以我提醒大家,捐款全靠自愿,不一定要学我的点赞捐款。”

说是这么说。

但林轩的直播片段出现在抖音后,马上就被泰斯伯格转发评论了。

泰斯伯格留了一句话:“我的点赞是多少,我就捐多少,大家多多点赞,未来的渐冻症治疗基金就有大家的一份努力。”

很快,很多接受挑战的名人都做出了自己的承诺。

有些人的确没什么钱,不过承诺点赞多少,自己就捐十分之一的金额。

很明显,一流大佬是点赞多少捐多少。

次一流的就是十分之一。

再往后,递减。

照样能筹集很多钱。

外行看热闹,内行看门道。

很多人已经发现了,林