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四百一十六章 宝二爷警觉有异 世子爷沙场yudi(1 / 4)

据《明史·郑和传》记载,郑和下西洋的船队中有五种类型的船舶。

除了宝船外还有四种:第二种马船,是一种远洋运输船,用来装运战马,马船长三十七丈,宽十五丈。

第三种叫“粮船”,是一种远洋运输船,用来装运粮食,粮船长二十八丈,宽十二丈。第四种叫“坐船”,是一种交通远输船,用来装载人员、货物,坐船长二十四丈,宽九丈四尺。第五种叫“战船”,长十八丈,宽六丈八尺。

当年工部翻遍了前明宫中典籍,除了寥寥几笔公式化的记载外,别说宝船的图纸,就是最小的接驳船图纸都没找到。

民间有过传言,成化年间,有太监撺掇皇帝学郑和下西洋,命令兵部尚书去找郑和海图和宝船的资料,图纸却不翼而飞,原来是刘大夏藏起来了。

而刘大夏这样做也是有自己的说辞的,他指出:郑和下西洋太费钱,就算弄来宝贝也没有用,图纸虽然有,但还不如烧了。

就是这句话,刘大夏被后世不少的学者大家所抨击,认为航海图和宝船的图纸消失源于刘大夏,搞不好就是让他给烧毁了。

林枢曾经还问过林如海关于郑和下西洋的资料,林如海说他在翰林院曾遍阅群书,的确没有这些东西的记录。

箱子中满满当当都是保存完好的海图、宝船等图纸资料,最久的能追朔到永乐年间,最近的竟然是隆盛四十年的。

“老太太,这些东西是……”

“这是第一代荣国公攻入京城后秘密拿回家里的!”

老太太的话让林枢久久不能回神,谁料老太太接下来的话更加让人吃惊。

只听她说:“当年太祖封赏从龙之臣,原本按照第一代宁荣二公的功劳,两位老祖皆要以王爵酬功方可。但老祖心忧功高盖主之危,便上书御前,主动推辞,这才有了四王八公十二侯之封……”

“此事我也听说过,正因如此,皇家一向对宁荣两府恩荣不绝,四大王府都比不过贾家的圣恩优握!”

贾家一门两公,的确是封爵是主动推辞王爵之后的结果。这件事朝野有不少议论,甚至有人将这件事编成了君臣相得的美谈,传唱了将近百年时间。

光是占据半条街的宁荣两府,其规模几乎与亲王府差不多大,要知道北静郡王府都比不过荣国府的规模。

“枢哥儿说的不错,皇家历来对我贾家恩重,可开国时先祖也有过担忧,历朝历代都是狡兔死走狗烹,为了子孙计,先祖在攻入紫禁城后,便在他人的指点下先一步将郑和下西洋的所有图纸偷偷送回了家中……”

老太太指了指箱子中年代近些的图纸说道:“自开国至今,历代荣国公都会逐渐完善图纸所载,甚至派出心腹秘密打造海船,沿海路探索,为随时可能爆发的危机做好准备。可惜先荣国去的急,这件事除了我,没人知道。前几年府中拮据,造船的事也不得不停。”

林枢将手中的图纸放回箱子之中,面色凝重。

郑和大西洋的图纸他的确想要,可箱子里的东西价值连城的同时,也是一个极为烫手的山芋。

第一代荣国公做的事,对于皇家来说就是背叛无疑,老太太现在将图纸交给自己,他都有些不敢接。

不过这东西就放在眼前,要是错过了,林枢又很不甘心……唉,难啊!

“我今日将这些东西交给你,就是不想让珍宝蒙尘。宁波那边最大的船厂便是先荣国的亲兵在管着,等你去了江南,可以把那里的人都迁过去,那里的工匠都是一等一的手艺人……”

“老太太,您这么做,到底是为了什么?”

林枢不会傻到相信老太太这等伟光正的话,她定然是有别的算计。

只见老太太突然哀叹一声,给林枢解释道:“狡兔三窟的计划,贾家付出了太多。如今看来,实在